世海健康养生网,分享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生活小常识!

首页 > 健康 > 中医理论  >  怎么食疗去除体内湿气?祛湿的食谱有哪些呢?[图]

怎么食疗去除体内湿气?祛湿的食谱有哪些呢?[图]

06-23 祛湿 湿气 喝汤 我要评论

中医中,关于体内的湿气有外湿和內湿之分,这是由于受到湿邪引起的病症,人体湿气重会影响到器官的正常代谢,从而出现一些不良症状,需要及时缓解祛湿,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,那么怎么食疗去除体内湿气?祛湿的食谱有哪些呢?下面为大家介绍。

怎么食疗去除体内湿气?祛湿的食谱有哪些呢?(1)

1、祛湿的食疗方

(1)砂仁陈皮鲫鱼汤

功效:健脾祛湿

材料:砂仁6克、陈皮1/4个、鲫鱼300~400克、芫荽4棵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砂仁打碎;陈皮浸泡去瓤;芫荽洗净;鲫鱼宰净,去鳞、肠杂,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2500毫升(约10碗量),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,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。

(2)眉豆苋菜田鸡汤

功效:祛湿热、健胃进食

材料:眉豆100克、苋菜500克、田鸡2~3只(约250克)、蒜头50克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眉豆洗净、稍浸泡;苋菜洗净;蒜头去衣;田鸡宰洗净,去皮、内脏,切块。苋菜和生姜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1750毫升(7碗量),武火煲沸改文火煲半小时,去渣留汤,放进眉豆、田鸡再煲1小时。

(3)赤小豆粉葛鲮鱼汤

功效:清热下火、祛湿润燥

材料:赤小豆100克、粉葛750克、陈皮1/4个、鲮鱼400克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赤小豆、陈皮分别洗净,陈皮去瓤;粉葛削皮洗净,切块;鲮鱼宰洗净,去脏杂,慢火煎至微黄。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2500毫升(约10碗量),武火煲沸后,改为文火煲2小时,调入适量食盐便可。

(4)清热祛湿田螺汤

功效:解湿困、祛湿热

材料:田螺1000克、猪瘦肉200克、节瓜1个、陈皮1/4个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田螺洗净置滚水灼过,挑出螺肉,去尾端,起油镬下盐爆炒片刻;节瓜洗净、削皮、切大块;陈皮浸泡、去瓤;猪瘦肉洗净,整块不刀切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,放入清水2000毫升(约8碗量),武火煲沸后,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,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。此量可供3~4人用。

(5)糯米酒炖鸡

功效:祛湿驱寒、健脾安神

材料:淮山25克、杞子15克、圆肉10克(中药店有售)、糯米酒50毫升、光鸡1只(约750克)、生姜3片。

(6)胡椒根煲猪肚

功效:祛湿除痹、舒筋活络、健脾暖胃

材料:胡椒根40~60克(中药店有售)、猪肚1个、陈皮1/4个、生姜2~3片。

做法:各物分别洗净。陈皮去瓤;猪肚反转,用生粉揉擦洗净,再洗净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2500毫升(10碗量),武火煲沸后,改为文火煲2小时,调入适量食盐便可。为3~4人量。

2、怎样按摩祛湿

1、可经常按揉腋窝

其实在我们的腋窝下面的脉动脉搏动处有一个心经的重要穴位——极泉穴。经常按揉极泉穴可以宽胸理气,能够有效促进心脏及时排除毒素。所以按揉极泉穴对于我们身体心脏的作用是很大的。经常按压,还可以预防心脏疾病。

2、拍打手肘窝

当身体出现咽喉肿痛、心烦心热、失眠多梦的不适症状时,可以在手肘的肘窝部位进行连续的拍打。如果身体有什么不适的话,拍打肘窝是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反应物。其实这些不同的颜色就代表着身体中含有的不同的毒素。坚持一到两周拍打一次肘窝,也可以有效排除心肺毒素。

3、揉按委中穴

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个重要的走膀胱经的穴位——委中穴。委中穴位于膝盖窝。如果是发现自己腿脚经常酸痛无力,也许是委中穴血气不畅,毒素排不出去,湿气全部聚集在此。长此以往,很容易导致关节炎。所以,在平时的时候可以习惯性的拍打膝盖窝,若是出现类似痧点的东西,证明委中穴确实毒素积累很多了,需要坚持一到两周拍打一次,慢慢通畅委中穴。

4、按揉阴陵泉

在人的腿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可以健脾除湿的穴位,那就是阴陵泉。阴陵泉的按揉没有时间、地点限制。只要有时间都可以用手指按揉阴陵泉。如果在按压的过程中,你会感觉到疼痛感,这还是因为体内脾湿较重。坚持按揉阴陵泉,疼痛感会慢慢减轻。找准阴陵泉的位置,在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。

5、按摩足三里

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要穴,具有很好的除湿效果。而利用足三里来除湿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艾条炙。这样就能达到健脾除湿的效果。

6、承山穴

承山穴应该是人体最有效除湿的一个穴位了。我们知道人体的阳气是由膀胱经来主的。承山穴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的位置上。按压承山穴若有明显的酸胀疼痛之感,感觉越明显,人体湿气越重。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,只要微微用力踮起脚尖,小腿后侧肌肉的最下端就是承山穴之所在。

7、丰隆穴

最后一个部位就是丰隆穴。丰隆穴位于小腿前侧,外踝往上8寸,力小腿胫骨前缘大概两个中指横着那么宽的位置。常按压这个穴位能够起到祛湿化痰的功效。

    分享:

    微信

    相关文章

    发表评论